鋼結構是目前市場上在建筑物上使用最廣泛的材料,鋼結構為何如此受歡迎,因為在這些建筑材料中,鋼結構的性價比的比較高的,而且使用安裝方便,鋼結構材料的高質量主要是鋼結構層次的設計,層次的設計提高了鋼結構的抗壓性。
鋼結構設計方法,由三個層次的設計規定、公式和程序構成,下面鋼結構廠家的設計人員就為我們分析這三個層次的特點:
①第一層次是指對安全度的考慮,包括荷載組合。
②第二層次是指結構整體受力特征分析,通常采用結構力學和彈塑性力學方法進行分析。
③第三層次是指具體鋼構件、連接等的設計,是本專業課講解的內容,主要包括:截面和連接的強度設計計算、構件設計、剛度驗算、側移驗算、疲勞驗算、構造要求等。
第一層次的設計方法在國家規范《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》(GB 50068--2001)和《建筑結構荷載規范》(GB 50009--2001)中有詳細規定,通常稱為荷載和抗力分項系數設計法,簡稱為LRFD設計法。
第二層次的方法,即內力分析方法,包括:一階彈性分析法、近似的二階彈性分析方法、精確的二階彈性分析、二階彈塑性分析方法。一階彈性分析法是目前廣泛采用的方法,采用結構力學方法進行分析,其基本假定是:材料理想彈性,不考慮變形對平衡條件的影響。二階分析的含義是考慮變形對平衡條件的影響。
第三層次的方法,根據是否考慮截面的塑性開展而區分為彈性設計法和塑性設計法。
上述鋼結構設計方法的第一層次,由結構的使用功能和重要性決定,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方法相配合,構成了某項工程采用的設計方法。各種不同的結構采用不同的內力分析方法和截而設計方法的組合。鋼結構安裝使用必須按照相應的規定來,否則影響鋼結構質量,從而影響鋼結構建筑物質量。想了解更多詳細信息,請登錄http://www.adelitasmedical.com/